|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石门历史

石门历史

关键词:历史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石门信息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shimen.ccoo.cn/
  • 感谢 shime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8185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历史沿革编辑

石门自南北朝置石门郡开始,已有1400多年历史。县城古为荆楚之地,秦隶黔中郡慈姑县;汉属武陵郡零阳县;三国吴永安六年,改隶天门郡;晋属天门郡澧阳县;南北朝时天门郡治由今大庸县境下迁石门;陈武帝永安二年,后梁肖察罢天门郡,更置石门郡,隋文帝开皇九年,废石门郡,置石门县,划归澧州管辖,此后虽隶属有变,而县名未易。 
县名来历
石门县县名来历传说不一,主要有三:一曰:县城以东二里处两岩壁立如门;二曰:县城以西三里地杨岭岗
澧水
与新街口附近之石山,隔河对峙似门;三曰:县城以东15里处有岩门口。三者虽方位、距离不同,但俱说明系地形特征而得名。
另据《今县释名》:“《舆地广记》:吴时武陵充县松粱山,有石洞开,广数十丈,名曰天门,孙休以为佳祥,置天门郡于此,隋废郡,置石门县;今县西有石门山。”

2行政区划编辑

石门县辖11个镇、8个乡、5个农林场:楚江镇蒙泉镇夹山镇易家渡镇新关镇皂市镇维新镇太平镇磨市镇壶瓶山镇南北镇二都乡罗坪乡雁池乡新铺乡白云乡三圣乡子良乡所街乡、龙凤园艺场、大同山林场、秀坪园艺场、东山峰农场、洛浦寺林场 

3地理环境编辑

位置境域

<span class="BMap_Marker BMap_noprint" unselectable="on" "="" title="" style="position: absolute; padding: 0px; margin: 0px; border: 0px; cursor: pointer; background-image: url(http://api0.map.bdimg.com/images/blank.gif); width: 19px; height: 25px; left: 282px; top: -342px; z-index: -5960348; background-position: initial initial; background-repeat: initial initial;">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石门县
石门地处东经110°29’—111°33’,北纬29°16’—30°08’之间。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处湘鄂边陲,东连澧县、临澧,南接慈利桃源、西抵桑植、鹤峰,北毗五峰松滋

地形地貌

石门地形呈现弯把葫芦状,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西北部,群山叠翠,东南部,平岗交错。陆地最低处为蔡 
石门县风光
石门县风光
家溪与澧水汇合处,海拔42.5米,最高处是壶瓶山顶,海拔2098.7米;全县平均海拔在500米左右。南部有十九峰、观国山、太浮山;中部有燕子山、云落观、八户山;西部有东山峰、亮垭山、鹅公山;北部有太青山、壶瓶山等。沱、渫、道、澧四水域有子良、磨市、雁池、二都、易家渡、蒙泉等河谷平原,乃全县境内之“膏腴”。

水文

石门纵横全境的河流沟溪有236条。发源或流经县境的有澧、渫、沱、澹 、道、黄、涔7条水,沱水、澧水、道水自西向东,分别贯穿县境北部、中部、南部,入松滋,临澧,而后汇入洞庭。渫水从西北往东南纵贯,长约165公里。

气候

石门属中亚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境内年平均气温16.70C,最冷的元月平均气温5度,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8.6度,全年无霜期282天,日照1646.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540毫米。

4人口民族编辑

2000年,石门县总人口673439人,各乡镇人口: 楚江镇 48299、 蒙泉镇 62934 、夹山镇 47713 、易家渡 
石门县风光 衡阳市刘安中2010.12.20拍
石门县风光 衡阳市刘安中2010.12.20拍 
镇 39682、 新关镇 24608 、皂市镇 31032、 维新镇 42944 、太平镇 31574、 磨市镇 37220、 壶瓶山镇 30286、 南北镇 8654、 二都乡 42722、 新铺乡 32718 、白云乡 34066 、三圣乡 40443 、子良乡 27895 、所街乡 30634、 雁池乡 32536 、罗坪乡 15814、 秀坪园艺场虚拟乡 4228 、龙凤园艺场虚拟乡 3278、 东山峰农场虚拟乡 4155。2000年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12年,全县总户数232490户,户籍总人口672100人,其中农业人口572497人,非农业人口99603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47098人,女性人口325002人。全年出生人口6929人,人口出生率10.24‰;全年死亡人口3328人,死亡率4.92‰;全年自然增长人口360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32‰。
石门除汉族外,土家族占全县人口的50.9%,其他还有白、回、苗、佤、蒙古、维吾尔等15个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0.13%。石门世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别是土家族聚居区。清乾隆前,与全国各民族地区一样,厉行土司制度,“不张官,不设吏,以土官治土人”。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土家族344622人,占50.95%;汉族330897人,占48.29%。

5交通编辑

石门县北站
铁路:焦(焦作)—柳(柳州)线横贯县境,石(石门)—长(长沙)线与焦柳线在石门形成县城T型交汇,洛(洛阳)—湛(湛江)线途经石门,三条主干线设计年货运量分别为1500万吨、1900万吨、5000万吨,襄(襄阳)—石(石门)复线货运量可达3200万吨。境内设有石门县北站石门县站石门县南站七松站四座火车站,铁路运输十分便利,客运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长春、沈阳、天津、石家庄、郑州、西安、成都、杭州、南昌、贵阳、昆明、深圳、湛江等20多个城市,新改扩建完成的石门县北站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开通,为湘西北地区最大的县级枢纽火车站。
公路:石门距207国道澧县段仅25公里,距常张高速公路桃源入口50公里、慈利入口40公里。全县共有省道600多公里,S303、S304两条省道贯穿县境;有县、乡道2000多公里,80%以上的乡镇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有村道4000多公里。
航空:石门至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130公里,可直达深圳、海南、昆明、重庆、北京等地。石门至常德桃花源机场115公里。
水运:在石门境内建有闫家坝水运码头,最大吨位为100吨级。丰水期可直接从石门下船,枯水期可从澧县阳湖口码头或津市竹木坪码头下船(距石门60公里),经洞庭湖入长江。

6经济编辑

2012年石门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2.93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5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70.13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增加值60.27亿元,增长13.6%。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50.7%和41.5%,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和4.9个百分点。
2012年石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5:42.1:35.4调整为20.0:43.0:37.0。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1.0%,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6.46亿元,增长13.8%,占全县GDP的71.5%。
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0.9亿元,同比增长10.5%;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增长11%。
现代工业平稳发展。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31.2亿元,增长30.3%;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1%,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支柱产业不断壮大,电力、建材、食品、机电、化工、硅砂六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182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78.7%。中小企业提升成效显著,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7家,总数达123家,全市第一;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8家,总数达65家,被评为“湖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先进县”。园区发展全面提速,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6亿元,园区道路、标准化厂房、给排水管网、安置小区等配套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园区58家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46.2亿元,增长40.1%,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63.2%,成为工业经济主引擎。招商引资成绩喜人,到位内资52亿元、外资5098万美元,分别增长28.7%、16.4%,正菱机械、数据中心(IDC)、华润风电等10个亿元以上项目成功签约;博阳物联网、红太阳生物科技、天下康茶粉、达韵电子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大唐2号机组、华电3号机组、海螺两条生产线脱硝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海螺骨料、宏炎金刚石等项目竣工投产,为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3年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1亿元,增长2.6%。粮棉油稳步增长。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柑橘量价齐升,产量37万吨,产值5.4亿元,分别增长5.8%、34%,橘农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在全省率先实现湘品入沪;茶叶产量1.7万吨,产值4亿元,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全国重点产茶县”;烤烟面积2.3万亩,产量7万担,成为“全省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县”;养殖业总产值30亿元,石门水产良种场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新增“三品一标”认证20个,总数达54个,顺利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县验收,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品牌建设卓有成效,成功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柑橘节和第十一届茶文化活动,“石门土鸡”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业产业化企业及新型经营组织蓬勃发展,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新发展家庭农场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0家,恒园果业合作社成功创建省级示范社。
现代服务业活力彰显。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2亿元,增长14.4%。旅游发展实现历史突破。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强县”,夹山景区迈入4A方阵,壶瓶山成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接待游客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创历史新高。金融发展注入新活力。与华融湘江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第一家小额贷款汇佳公司开业运营,农村信用社改革推进有序;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8.4亿元、贷款余额61.8亿元,分别增长18.8%、2.5%,金融机构整体盈利。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5亿元。交通运输、商贸物流、信息咨询、文化娱乐等服务业日趋活跃,成功举办第二届汽车展销会;东城、湘北等5个农贸市场建成开市;新合作石门物流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201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3亿元,增长35.8%;争取国家和上级投资24.6亿元,增长33.8%。 

工业

2012年石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94.4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5.9亿元,增长
石门县风光 长梯隘 溶洞
25.2%。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63.8亿元,增长14.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1.7亿元,增长15.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9.4%。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水电、化肥快速增长;服装、火电、磷矿石、硫酸产量下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72.98亿元,增长25.1%;实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21亿元,增长25.0%;应交增值税3.08亿元,下降10.3%;利润总额为2.78亿元,下降23.8%;亏损企业26家,亏损面23.0%,亏损额4.78亿元,增加亏损1.64亿元。
  石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6.28亿元,增长11.3%。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6家,其中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42亿元,增长18.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1.7万平方米,增长2.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8.9万平方米,下降28.1%。

农业

石门柑橘是石门县农业最大的支柱产业,属全国最大的早熟蜜桔生产、出口基地,四大脐橙产地之一,全县桔橙面积达42万亩,年产桔橙26万吨。至2009年,石门柑橘面积达到了44.1万亩,当年产量有望突破40万吨,综合产值将超过6亿元。
2012年,石门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67 亿元,比上年增长3.8 %。其中农业产值25.95亿元, 增长2.7 %;林业产值 0.93 亿元, 增长5.6%;牧业产值23.96亿元, 增长3.9%;渔业产值1.13亿元, 增长30.0%;农业服务业产值0.70亿元,增长5.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53亿元,增长3.8 %。其中农业增加值19.18亿元,增长3.0 %;林业增加值0.79亿元,增长5.5%;牧业增加值11.37亿元,增长3.9 %;渔业增加值0.75亿元,增长26.6%;农业服务业增加值0.44亿元,增长5.7%。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48.07万亩,比上年增长5.9%。粮食种植面积85.50万亩,增长22.6 %,其中水稻面积44.08万亩,增长1.2%,优质稻种植面积22.66万亩,增长1.8%。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7.73万亩,下降7.3%,其中油料种植面积38.72万亩,增长0.3%;棉花种植面积3.78万亩,增长0.5%;烤烟种植面积2.84万亩,增长4.9%;蔬菜种植面积12.21万亩,下降26.9%。
  2012年末果园面积30.0万亩,增长6.0%,其中柑桔面积29.34万亩,增长5.7%;零星柑桔树443.31万株,零星梨树13.52万株。年末茶园面积8.45万亩,增长3.5%。
  全年粮食总产量26.11万吨,比上年增产5866吨,增长2.3%,棉花、烤烟、水果、茶叶增产。
  全年木材间伐量17921立方米,竹材采伐量1628.37万根。主要林产品产量中,生漆2.74吨,油茶籽1287吨,油桐籽494吨,板栗1106吨,核桃227吨。
  养殖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6 %(现行价)。全年肉类产量9.24万吨,增长3.7%,其中猪肉产量5.64万吨,增长2.7%。
  淡水养殖面积100446亩,增长39.8%;水产品产量13796吨,增长23.4%,其中鲜鱼产量13792吨。
  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2000处,投入资金2.0亿元,完成土石方300万立方米,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 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61.8万千瓦,增长16.0%。全年农村用电量1.13亿千瓦时,增长2.1%;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4.37万吨,增长1.2%。
  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96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年末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0家,成员数15300。

国内贸易

2012年石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91亿元,同比增长15.0%。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总额52.61亿元,增长14.2%;住宿业和餐饮业总额12.30亿元,增长18.2%。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55.58亿元,增长15.7%;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9.33亿元,增长10.7%。完成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38亿元,增长9.2%。

7社会事业编辑

社会保障

石门县基本建立起了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两大体系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助体系包括城乡低保救助、灾害应急救助、住房救助、医
石门县风光
疗救助、助学救助。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达12556人。
2012年末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75012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46333人,其中离退休人员16326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52241人,其中退休人员15543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0205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32226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34589人。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574人,全年发放保障经费2209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457049人,享受待遇人数105710人。
2012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按2011年农村贫困标准2300元测算)16.31万人。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9845人,全年发放保障资金2405万元。

城市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石门县城镇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县城建成区由90年代初的5.6平方公里扩展到12.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5.2万人增加到13.5万人,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县城”、“全国文明示范小城镇”、“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县城区初步形成了以商贸为主的老城区、以行政、教育为主的东城区和以工业为主的宝峰区的“一城三区”城市新格局。城市功能配套完善。先后新建、拓宽、硬化了永兴大道、夹山路、三江路、澧滨路、梯云路等城市主干道8条,硬化小街小巷50多条,城区道路硬化率达到96%。新建汽车站3个,开设公交线路10条,主干道均安装了红绿灯和电子警察。新建综合批发城、楚江大市场、楚江路商业步行街、文庙市场等专业市场10个。新建了占地300亩的刘家湾垃圾处理场,各类公厕23座,垃圾中转站23个,环卫设施布局合理,配套到位。建成了6公里城市防洪大堤,城区开通了管道燃气。城市绿化体系健全。县城绿化覆盖总面积150公顷,其中城市道路绿化面积10公顷,公共绿地43.6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02平方米,全县共有省、市级园林单位41家。

教育

2012年,石门县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6所,招生1279人,在校生4375人,毕业生1802人。全年中学数37个,其
石门县一中
中高级中学5个,初级中学26个,一贯制学校6个。高级中学招生3565人,在校生10602人,毕业生3055人。初级中学招生5063人,在校生15502人,毕业生6055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0%。普通小学9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6所,教学点98个,招生5128人,在校生29245人,毕业生527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幼儿园95所,在园幼儿11675人。各类民办学校6所。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建设5所。
2012年,全县普通高中5所。分别是,石门县第一中学、石门县第二中学、石门县第五中学、石门县第六中学、石门县瑜远中学。 

科技

2006年末石门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187人。全年专利申请35件,授权专利2件。签订技术合同17项,成交金额3179万元。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项。获市级科技成果奖励1项,获县级科技成果奖励25项。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11167万元,实现增加值2681万元。2012年末拥有产品检验实验室1个, 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 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 地震台站2个。各类科普协会65个,科普活动站23个。举办科普宣讲活动5次, 实用技术培训25次。全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项。专利申请141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授权专利102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签订技术合同22项,成交金额269万元。

文化

2012年末,石门县有文化站19个,艺术表演团体68个。博物馆1个,文物藏品1640件/套。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
石门图书馆
量21.05万册。文化馆1个,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3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5个,县级15个。档案馆1个,开放各类档案1.61万卷。全省最大的县级图书馆,建筑面积3500㎡,县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16.5万册。全县业余作者在市级以上单位发表、展出文艺作品33件。全县举办文化艺术活动6次。成功举办了第六届中国湖南石门柑桔节和第四届茶文化活动。成为全国首批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的试点县之一。开展了“2006年石门县十大新闻事件” 和“2006年石门县十大新闻人物” 评选活动。
2012年末,拥有广播电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入户数10.66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2%。

卫生

截至2012年,石门县卫生机构851个(含村级卫生室),其中医院、卫生院33个,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和专科疾病防治站各1个。医院、卫生院拥有病床2623张,其中乡镇卫生院床位974张。全县卫生技术人员2750人,其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945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400人;注册护士1100人。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达553828人,参合率96.4%。

体育

2012年末石门县有体育场690个,体育馆3座,运动场681个,各种训练房18个。参加全面健身运动的人数达8.3万人, 开展全面健身项目36项,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15个。我县运动员参加全省比赛获奖牌19.53枚,其中金牌6.33枚。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其他本地历史信息

电话:13548856668 传真: 邮箱:1002625241#qq.com
地址:石门县商务局旁平安巷内 邮编:415300
Copyright © 2004-2024 常德艾尚生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