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全力以赴保江河无虞!气象服务保障我国流域平稳度汛

  • ss
楼主回复
  • 阅读:4060
  • 回复:0
  • 发表于:2021/10/9 14:31:03
  • 来自:湖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石门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江河是大地的血脉,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数以万计的江河昼夜不息地奔涌。

今年,从华南前汛期到东北地区嫩江1号洪水,从较常年同期偏多6成降水量的海河流域再到汉江秋汛,各级各地气象部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补齐流域气象业务短板,充分利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增强流域气象保障能力,在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珠江、松辽和太湖七大流域等勾勒出气象服务守护安全度汛的生动图景。

一切为了人民

——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共享,以强烈的使命担当为流域防汛工作争取更大主动权

江河掀波澜,万水竞奔流。

9月13日18时,黑龙江抚远水文站水位降至警戒水位41.05米,标志着历时130天的黑龙江干流洪水过程结束。

时间回到今年1月初,结合2020年底流域气象服务工作研讨会精神,涉及七大流域六个方面改进任务的《流域气象业务改进工作分工方案》从中国气象局下发至各个流域气象中心。

梳理流域气象预报服务对观测系统的需求,细化分省的观测站网布局方案;强化基于风险的预报预警业务,开展流域内重大水文气象灾害的风险预评估和灾后评估;健全流域气象服务业务标准和国省流域气象服务流程,统一面雨量计算方法、标准和流域气象服务产品格式……直指短板、切中要害,中国气象局绘制出做好全年流域气象保障服务的“战略图”。

谋定而后动,谋定而快动。

3月,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北方多雨,台风北上,黄河上中游、海河流域局部、松辽流域等地汛情较重,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共享、天气会商和联防……”尚未入汛,中国气象局即为今年汛期服务保障划出重点。

4月2日,中国气象局党组召开专题会研讨长江经济带气象保障工作,要求推进预报服务重点由本地向全流域转变、从关注气候带向聚焦流域和区域迈进、从要素和现象预报向风险预报预警跨越。

珠江流域是全国最早开汛的地区。今年,从华南前汛期到“龙舟水”,再到台风“卢碧”“灿都”,珠江流域气象中心进一步加强同广东部分水库、水利枢纽管理局和海事局联系,提供涉及库区、江河、近海的监测产品和强对流预警,台风风球、广州港风球预警等,打造气象与行业信息融合的服务模式。

松辽流域今年也颇不寻常。早在6月21日,嫩江出现今年1号洪水,这也是全国本年度大江大河第1个编号的洪水。黑龙江干流上游6月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是有记录以来历史首次。松辽流域气象中心压实责任,面向水利部松辽委员会强化服务,滚动制作嫩江流域专题气象服务信息,全流域气象预报产品实现与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气象台共享,持续提供决策支撑。截至目前,松辽流域已出现10余次较强降水过程。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2021年8月10日,黑龙江省气象台参加全省第九次水旱灾害防御会商。

汛期气候趋势如何,对流域有哪些影响,旱涝灾害是否严重?

年初中国气象局就组织多部门进行会商,研判今年气候形势及对流域的影响;3月,在世界气象日之际,气象部门首次向社会发布气候趋势预测产品;7月初,国家气候中心发布7月至8月气候趋势预测,指出今年盛夏气候状况整体偏差,我国主要多雨区多个流域降水偏多。

面对严峻的流域防汛形势,海河、黄河流域防汛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以强烈的使命担当为流域防汛工作争取更大主动权。

——海河流域,建立小流域联防健全省际气象协作机制。7月1日至9月5日,流域平均降水量为465.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近七成。海河流域气象中心规范小流域联防机制,搭建气象灾害防御协同工作平台,建立“平蓟三兴”“通武廊”等12个小流域联防群,与当地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应急指挥平台形成有效对接。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黄河流域,今年汛期出现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和气象干旱,强降雨落区重叠度高,多次“锁定”河南、四川、陕西、山西等地。特别在7月15日至22日的暴雨过程中,河南郑州等26站、山东无棣等两站累计降水量超历史极值。黄河流域九个省(自治区)气象部门同心共进,力保“黄河宁,天下平”。

——长江流域,“秋汛”成为今年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一大关键词。8月23日到来的华西秋雨较常年(9月9日)偏早了17天,且呈现强度偏强、降水偏多等特点。面对9月初长江1号洪水、嘉陵江2号洪水和汉江严峻秋汛,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加大流域防汛的服务频次和力度,助力汉江上下游防汛联合调度,极大减轻防洪压力。

10月2日,小浪底泄洪场景。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充分利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提高流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服务能力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关系国计民生,预知“气象灾害”是其一,预知“灾害风险”亦是关键。

这个汛期,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推进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充分利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在全力守护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和流域防汛救灾实践中,得以生动诠释。

3月30日,中国气象局同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座谈会,共同推进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截至6月底,全国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试点调查类工作全部完成,普查数据成果总体填报率达100%,相关数据记录达506万条;北京房山、山东日照岚山区试点大会战气象灾害危险性等级成果已完成更新汇交。

面对中小河流山洪、滑坡泥石流、台风暴雨等灾害风险,各地气象部门充分利用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提高流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服务能力——

在海河流域,北京市气象局持续强化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其中,房山区气象局集合山地地形特征,将承灾体、孕灾环境等基础信息融入预报预警业务系统,有效应对降雨所引发的多场滑坡泥石流,并为决策部门提供更直观的预报预警服务。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结合风险普查成果,针对性开展降水、气温多尺度网格预测技术研究,制定暴雨、干旱等10个灾种的调查、评估与区划技术细则20项,进一步丰富流域防灾减灾科技内涵。

登录查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查看大图


天津市气象局与海委专线互联,建立综合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天津市气象局供图

在太湖流域,上海市气象局结合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健全重点行业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及联动体系,与城市运行管理相关部门加强对接,进一步明确各重点行业气象灾害风险阈值防御标准,推动建立分灾种、分行业的气象风险预警联动机制。江苏省气象局增强预警信号效益,在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基础上加强成果应用,完善预警信号发布,使预警信号更好地“匹配”江苏区域气象灾害风险。在浙江杭州临安,气象部门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与“浙江安全码”省级试点工作结合,充分运用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风险普查数据,科学划分风险区域、优化X波段天气雷达应用,精准“锁定”灾害影响区域和可能转移的人员数量。

在淮河流域,安徽省气象局强化信息联动,将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纳入省、市、县三级灾害预警业务系统。在台风“烟花”防御中,省气象局基于当地风险普查工作最新成果,建立历史台风个例数据库及台风风雨综合指数,并根据历史路径相似的台风个例预估其对淮河流域河流及水库的影响;在“烟花”过境后,通过进一步评估,明确沿江江南、江淮之间东部及沿淮淮北的风雨综合强度普遍达到3级(较强)及以上,其中黄山光明顶、郎溪、天长等地风雨强度达到最强的5级,为省委、省政府部署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气象信息同时接入“皖事通”等公共媒体,扩大流域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覆盖面。
……

汛前,未雨绸缪;汛至,坚城已就。

气象工作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全力做好流域气象服务,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